广西艺术学院图书馆“典映中华”展阅点正式揭牌开放
10月24日上午,“典映中华”展阅品牌试点工作广西艺术学院图书馆建设点在相思湖馆二楼正式揭牌开放。广西少数民族古籍保护研究中心主任韦如柱、广西民族出版社副总编辑梁秋芬、广西艺术学院党委常委、统战部部长于漫、广西艺术学院图书馆党总支书记、馆长梁华、厦门外图台湾书店有限公司副总经理许国鹏、共建单位代表以及我校师生读者参加了揭牌仪式,揭牌仪式由广西艺术学院图书馆副书记、副馆长李蓉主持。

广西艺术学院图书馆李蓉副馆长主持揭牌仪式
“典映中华”展阅品牌建设试点工作由国家民委全国少数民族古籍整理研究室具体指导,广西少数民族古籍保护研究中心、广西民族语文研究中心、广西民族出版社等10余家单位共同参与建设并直接指导本试点工作。广西艺术学院图书馆以“典映中华”为契机,集中展示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保护研究出版成果,推动传统文化的普及与传播,增强师生读者对中华民族共同体的认同感,从中感悟民族团结进步理念,树立正确的中华民族历史观,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广西艺术学院图书馆馆长梁华在致辞中表示:这是各方力量协同推动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一次生动实践。

广西艺术学院图书馆梁华馆长致辞
作为“典映中华”展阅品牌建设试点工作牵头单位,广西少数民族古籍保护研究中心韦如柱主任在揭牌仪式上指出,对于建设点工作,他着重提出几点要求:一是加强成果展阅。汇聚民族代表性经典图书,让师生了解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历史,感悟民族团结进步思想,树立正确的中华民族历史观;二是加强品牌建设。推动“典映中华”成为全国集中展示、研究、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多功能平台;三是总结经验,形成全国示范。在品牌建设中发挥艺术院校优势,组织特色活动。提炼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做法,打造全国示范样板。

广西少数民族古籍保护研究中心主任韦如柱致辞
本次展阅共汇聚1200多种、近1700余册精品文献,涵盖汉文国学经典、各民族历史文化典籍、非物质文化遗产成果、科普读物及民族教育精品等多个类别的民族古籍相关优秀出版物。展阅内容涉及壮族歌圩文化、苗族银饰技艺等广西非遗瑰宝,它们作为民族的精神纽带,系统勾勒各民族血脉相融、信念相同、文化相通、经济相依、情感相亲的壮丽史诗,能够引导师生在字里行间触摸家乡历史脉动,将广西多民族文化故事与中华文明主线紧密交融。
揭牌仪结束后,嘉宾们走进“典映中华”专题展阅区、“美术设计类外文书展”和“守正创新—中国美术学院素描研究展”等展区参观,细赏“典映中华”展区的民族经典典籍,翻阅美术设计类外文精品,品鉴素描展中传统与创新交融的艺术作品,沉浸式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艺术创作的魅力。过程中,嘉宾们不时交流感悟,对展区呈现的文化内涵与艺术水准给予了充分肯定。

到场嘉宾参观外文书展照片

到场嘉宾参观中国美术学院素描研究展照片

到场全体领导嘉宾和图书馆老师们合影
今后,广西艺术学院图书馆将积极参与并加速推动民族古籍的活化利用与创新转化,打造沉浸式资源展阅共享平台,进一步深化与文旅部门、高校共建单位的协作,共享资源、共育人才。并尝试通过“教学研用”融合模式,开展线上数字推送、学术沙龙及阅读推广活动,让师生读者感悟民族团结精神在日常,推动文化润心在平常,从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民族古籍大众化传播注入青春动能。
图 片|黄跃
文 字|饶玉群
编 辑|黄跃
一审一校|饶玉群
二审二校|李蓉
三审三校|梁华

